高频淬火设备的半封闭结构
高频设备的淬火机床采用半封闭结构,基本上由机床床身、控制系统、冷却系统、淬火系统组成,采用伺服电机拖动负载轴向移动、滚珠丝杠传动、西门子CNC系统控制。机床前部是机械部分,总体框架由经过处理的钢板焊接而成;其下部是淬火液回水槽其上部含下顶,与减速电机相连拖动零件旋转,上顶用于夹紧工件,立式移动拖架上面放置电缆、冷却淬火水路,后面部分由感应器、电容器柜和输出变压器组成负载系统, 组合后牢固地安装在一个工作台上,拖架的平面上装有手轮,通过手轮调整两个方向的丝杠位置,可以调整感应器的前后和左右的相对位置,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感应器与工件之间的正确对中;我公司具有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和的热处理工程师,确保您无后顾之忧,无技术之忧。连续淬火时由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杠拖动负载移动。
经高频淬火设备热处理后的直线滚动导轨如何进行质量检验?
直线滚动导轨的加工流程为备料-锻造-球化退火-机械加工-去应力退火-淬火、回火-半精机械加工-人工时效处理-精机械加工。其中的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及淬火、回火热处理常采用高频淬火设备进行。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对热处理后的导轨进行质量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满足此要求,不少厂家采用超音频淬火电源进行热处理,效果良好。
1、球化退火后,采用布氏硬度计检测硬度,要求在179-207HBW范围内;进行金相组织检查,采用大型工具显微镜进行切片检查,球状珠光体为2-4级;还应进行变形量检查,采用塞尺在检测平台上进行检查,要求变形量≤2mm/全长。
2、去应力退火后,采用塞尺在检测平台上进行检查,要求变形量≤0.3mm/全长。
3、淬火、回火后应进行:
a.硬度检测,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要求四个工作面硬度为58-63HRC。
b.金相组织检测,要求淬火组织为马氏体(1-5级)十残余奥氏体十碳化物。
c.变形量应控制在≤0.3mm/全长。
曲轴淬火裂纹为什么会产生?及采取的措施
分析曲轴淬火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水槽性淬火介质解决淬火裂纹的措施,指出在淬火硬化层范围内,调整中频加热设备参数对淬火裂纹影响到。光滑圆柱面上的淬火裂纹(一类裂纹)都是在周围方向分布,在其他的零件上也是如此,裂纹多为2~3条,平行的挤在一起,长度我4-10mm,深度为0.25~08mm。油孔裂纹在油孔轴向两侧呈性存在,尤以薄壁的一侧为多。小孔径内孔表面感应加热高频淬火设备的淬火工艺在采用感应器加热高频淬火设备时,工件必须旋转。
淬火裂纹的分析,材料中含有微量的Mo是产生一类裂纹的主要原因。曲轴中频淬火,以水为淬火介质这一工艺已经采用40多年,由于以往使用的材料为不含Mo的45钢,即使在光滑的表面上故意制造此种裂纹,也很难实现。
半轴中频淬火发生淬火裂纹以及齿环高频淬火发生淬火裂纹也多是因为材料中很有微量的mo造成的。油孔周围的淬火裂纹是因结构因素造成额的。为了加强润滑,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曲径之间钻有斜油孔,在两个轴颈表面的油孔出口处,形成了两个锐角的薄壁,再加上油孔的轴向两侧由于感应电流绕行,使其两侧加热温度升高,造成局部过热,加上喷水冷却速度太快,使淬火层过深,甚至淬透而产生裂纹。这种结构因素产生的淬火裂纹从建厂以来一直存在,严重时从淬透的油孔内壁产生雷文向轴颈表面发展,与圆柱表面相贯通时形成C形裂纹。还应进行变形量检查,采用塞尺在检测平台上进行检查,要求变形量≤2mm/全长。
解决裂纹的措施和机型,很强的裂纹倾向性,是产生大批淬火裂纹的基本原因。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曲轴中频淬火及时间来一直使用自来水做淬火剂,而水的冷却能力太强,又是引发这种裂纹的重要因素。改用一汽四环一贝多菲尔公司生产的水溶性淬火介质,型号为AQUATENSIDBW,浓度为3%,中频淬火的其他参数不变,淬火质量合格,完全消除了各种淬火裂纹。只要将您的工件尺寸、产品规格、加热温度技术要求和您目前使用的加热方式告诉我们,我们会为您的工艺改进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为您选择适合工件要求的机型,为您的生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效率。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砼泵管内壁淬火机那个牌子好的领诚电子于2025/5/6 3:55:1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jingmen.mf1288.com/lingcheng-2860227169.html